当前位置:首页 > 发菩提心 > 正文

善根之王。成佛之因。发菩提心的功德。

何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即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发无上菩提心就是愿自己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救度一切众生解脱的心。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净土。愿一切众生解脱。往生极乐净土。

发四宏愿心。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具备四无量心。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行持六波罗蜜。修一切善法与功德。

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菩提心的功德

什么时候在相续中发愿我要度化虚空法界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成就无上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此愿纵遇生命危险也不退转。并且真正去行持。这就是行菩提心。

关于行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指摄持愿菩提心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发了菩提心后。立志受持。永不退转的决心。愿菩提心只是发愿。我要度化一切众生。到了行菩提心的时候。通过再三的思维。立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哪怕自己粉身碎骨。菩提心的誓言也不会变。也要完成度化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不是当下发了愿。下一刻就反悔。而是自己心里面真正发了愿。永远也不会改变。

菩提心也有两种。一种是在世间因为见了其他发菩提心者的庄严功德。或诸佛。菩萨的庄严清净相而发菩提心。因为这种外缘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不会坚固。遇到一些逆境逆缘就会很容易退转。一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是从自己的自性中所发的菩提心。愿度一切众生解脱轮回和成就无上菩提心。成就佛果的大愿。这种菩提心是永不退转的。即使有时因为一些烦恼的障碍或逆境的障碍暂时忘却了菩提心。但是因为发了菩提心。反而越是遇到逆境。菩提心也就越加的坚固。因为发了菩提心。知道一切都是修行。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无论是遇到逆境还是顺境。都会勇猛境进。一往直前。也会立马重新拾起菩提心。重新坚固菩提心。

什么时候生起了这样的决心。从那时起。纵然是在睡眠中。也能够安住这颗菩提心。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都会因此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发了菩提心后是时时刻刻不忘菩提心不离菩提心的修行。相续中的功德。福德永远也不会耗尽。而且还会刹那刹那逐渐增多。无边无际犹如虚空一样广大。

所以。大家的在修行的时候在相续中应该有行菩提心。也是修行成佛的根本。如果没有的话。如果做了一件善事。只有一件善事的功德。这是人天福报。用完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但若以行菩提心来摄持。这件善事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发菩提心所行持的一切善法是真正的功德。而忘失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就是魔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应以戒定慧来摄持。

如果相续中生起了宁死也不退转的行菩提心。即使只念一遍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或者只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这个功德在你成佛之前也会越来越增多。因为当发了菩提心之后你所持的每一句咒。所念的每一句经。所念的每一句佛。都是在菩提心中所受持。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的。都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的。都是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在菩提心所受持所回向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回向给你自己将来成佛的因和功德。但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不管你持了多少遍咒语。念了多少句佛号。做了多少善事。行持了什么样的布施。都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都是有为法。都是形式上的修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即使念回向文。也不是在心中真心实意的。是表面的形式上的修行和回向是没有愿力和加持力的。所以即使把所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都是没有功德的。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只能是人天福报。而不是功德。发了菩提心的时候回向都是真心实意的从心中愿一切众生解脱。所以没有菩提心所回向的功德不是为了一切众生解脱而回向的。而是为了自己的修行的福报。这个福报的量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用完。

不发菩提心也是无法往生极乐净土。所以若是要往生极乐净土而修行。念佛的。就必须发菩提心。不然纵使日夜不停的念佛。也都只是口号而非真正的念佛。发了菩提心所念的佛。念一句佛都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发了菩提心所念的每一句佛号。都会通过菩提心的摄持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真正的利益到一切众生。所以发菩提心所念的一句佛号的功德。大过没有发菩提心的一辈子。生生世世所念的佛号。因为发了菩提心所念的佛。所修的善法都是成佛的因。成佛的功德。都是修行成佛的资粮。而没有发菩提心所念的佛号。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人天福报。连轮回都没有出去。所以福报终有享完的一天。最后还是会轮回。而不是积累到成佛的资粮中去的。成为的根本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成佛唯一的途径。三世诸佛都是从发菩提心开始的成就佛果的。

因此。在平时的行为中。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发心到底是怎么样的。相续中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行菩提心。如果没有。那就要尽快发菩提心。

没有发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并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样接连不断产生的功德。从什么时候起。为了能使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界从业惑的束缚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在生死轮回的众生没有度尽之前。怀着义无反顾的利他心真实的受持行菩提心。如果真正发了行菩提心。就像坐上了直通成佛道路的列车一样。根本不需要步行。即使是在睡眠休息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到达终点。因为发了菩提心就不会再退转了。是必定会成佛的。能不能成佛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发菩提心。

相反。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乘上菩提心这班直达成佛的列车。那么你走多少步。就算多少步。走到成佛就根本不可能。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人天福报。而不是成佛的资粮。相续中是没有功德的。所以在你还没有走到成佛之前就已经轮回了。等到人天福报享尽因为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和修行持续功德增长的缘故终究还是会继续轮回。甚至因为修行的福报有限。等到人天福报享尽后。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享受福报的过程中造了很多恶业。因此等到人天福报的善业耗尽。终究会因为所造下的恶业而重新堕入到三恶道继续轮回。所以人天福报也就是魔业。是魔道。即使天道众生也需要闻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三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佛陀所说的法。是给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三界一切众生所说的。而如果发了菩提心就算还是世间凡夫。就算没有出家修行。所行持的也等同于是出家的修行。也是菩萨道修行者。所修的一切善法都不是人天福报。而是积累到成佛的资粮中。这些功德会持续的增长。利益一切众生。成为成佛的因。所以不管修行多久。终有成佛的一天。或是发菩提心往生极乐净土。即使还是凡夫。也必定会有成佛的一天。因此。大家必须要明白菩提心的重要性。在修行的过程中。尽量以此来摄持自己的善行。

在世间的修行中。有些修行者特别虔诚。又特别能苦行。他们的精神往往让人十分佩服赞叹。他们从世间一个地方磕大头到另一个地方朝圣。中间路经几千公里。如此三步一拜。需要一年甚至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到达。从行为上看。这种苦行非常了不起。但如果他的相续中没有菩提心。此举的功德也不一定很大。也没有任何利益和功德。只是算是虔诚。有毅力和诚心。但如果不是发菩提心为了一切众生解脱。不是为了自己能够成佛。就没有任何功德。只能算是折磨自己的苦行。但若因此能够发菩提心。把此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样的修行就是功德无量的。功德自不可言说。

相反。一个众生如果具有菩提心。只在这里虔诚的磕一天大头。并且把这些功德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两个功德从长远的角度看。哪一个更大呢?当然是有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所以。修行需要智慧。没有智慧的话。想要成就是很困难的。要有智慧。就要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智慧。慈悲。和愿力的根本。是成就一切智慧与功德的根本。是成佛的根本。而在世间又有很多修行者也非常精进。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念经。念佛。一直念到晚上八。九点钟。这样念一天。日夜不停的按照指定的修行时间做功课。虽然这样不停地念。但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这个功德大不大。大家应该非常清楚。这样是没有功德的。只有人天福报。只有自己的善业。大家都知道在世间的过去有个皇帝对佛法很虔诚。很推崇佛法。所以也经常建寺院。但是他为求自己的功德而建寺庙。他没有发菩提心。这只是一种善行。是世间的善法。是人天福报。所以是没有功德的。只有善业。真正的发菩提心。所修的的一切善行。自不言说。真正的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样的修善才有功德。

因此。我们行住坐卧。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都应当以菩提心来摄持。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而非为了自己。在心中真诚真挚真心的希望众生能够解脱。因此这个功德也会回向给自己解脱成佛的因。因为从心地上的发心发愿。心所散发出来的能量以及加持是慈悲。无私的。这种加持也等于是疗愈和加持。扩大了自己的心境与慈悲心。因此也不断的增长了自己的智慧与功德。也能够使自己解脱轮回。速证菩提。成就无上菩提道。只要没有产生我今后再也不度众生了。我坚持不住了等等。这种退转菩提心的恶念。或因为一些逆境逆缘而对佛法退失了信心。所修的一切善法的功德就会一直增上。所以。什么功德才最大。大家一定要看清楚。

想必有智慧和善根的修行者已经很明白。那就是菩提心的功德最大。

从此以后。如果没有失毁这一行菩提心。那么即便处在睡眠或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功德也会连续不断的产生。〗如果没有退失菩提心。广大无边的功德就会在相续中不断产生。即使表面上好像造了一些恶业。但实际上。也会变成积累资粮的因。

这里并不是说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可以不精进。发了菩提心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行持菩提心。也就是修行一定要精进。修一切善法一定要精进。不是这一刻发了菩提心。下一刻就忘了菩提心。只要菩提心不退转。只靠菩提心所做的一件善事。功德就会不断地增长。打过修一百个一千个善法。发菩提心所放的一个生。所救护的一个众生。比没有发菩提心所放的一百个生。所救护的一百个生。功德还要大。发菩提心所放的生。所救的生。是有慈悲智慧的。而非为自己行善。为修人天福报。若没有菩提心。没有智慧的放生救生就会形成了另一种极端。放生救生变成了杀生造业。把原本海里的众生放在陆地上。或把原本陆地上的众生放在水里。把淡水里的众生放在咸水里。把咸水里的众生放在淡水里。把不适应此地环境的众生放在此地。又或者把外来的众生放在入侵原生态的环境。都会酿成恶果。把救生变成了杀生。世间自有世间的因果。众生买卖这些生命。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贪恋食欲。所以真正解决杀生造业的问题。就要行法布施。让更多众生能够闻得善法。而戒杀生。不杀生就等于是救生。劝众生戒杀生。忏悔消业。是真正的救度众生。是彻底解决杀生造业的根本。是发菩提心的根本。才是真正的是智慧。这样才能够解救一切众生解脱。是真正的利他。利益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解脱轮回。一定要在这个菩提心的基础上去放生。才是真正的放生。护生与救生。或修一切善法。才是真正的修行。

同样。有些修行者可能会想。我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而且它也没有失坏。从此以后我不用行持什么善法。不用读经、也不用修善。天天睡觉就可以了。这样想是不合理的。因为发了菩提心最重要的在于行持菩提心。也就是能够在行动上真正的去把菩提心行出来。用行菩提心的方法来救度一切众生解脱。所以发菩提心就要精进。发菩提心的修行是不辞疲劳的。时时刻刻都在为利益一切众生着想。都在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目标而精进修行。

自己的修行如何。自己应该是最清楚的。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利益到众生。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了一切众生能够解脱轮回。而修行。还是为了求自己的人天福报和功德而修行。自相续中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发了度众生的愿没有。发了愿以后。遇到一些违缘时。自己会不会退转。这些都应该好好观察。反思。觉悟。

如果有一颗根本不会退转的心。从此以后。所修的一切善法。功德确实如实的会越来越增上。反之。没有发菩提心。不管做了多少善事。吃了多少咒。念了多少经。念了多少佛。行了多少善法。都只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它的功德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人天福报。同样的行善。修一切善法。功德与人天福报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发菩提心。是不是因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的。有没有为了利益到一切众生。有没有把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因此。我再三祈祷大家。希望更多修行者。正法佛弟子。能够广发菩提心。发扬菩提心。弘扬正法。劝说更多众生修行解脱。劝说更多正法佛弟子利益一切众生。发心发愿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解脱。往生极乐净土。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持。同时。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能不能把正法传播给其他佛弟子和非佛弟子。

现在的佛弟子虽然有很多。但相续中发菩提心和有菩提心的并不多。除了一些真正的出家者。在世间或在家修行的大多数人只是求人天福报。能不能帮他们把这种发心扭转过来。还有。对那些没有信佛法的众生。能不能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皈依。这些众生非常可怜。有很多众生也因为自身的福报智慧的根基和因缘的缘故。不要说胜义谛的空性。就连世俗谛最基本的前世后世。善恶业因果。菩提心的功德都不懂。每天为了钱。为了财色名利。为了财色名食睡。为了生活。贪求五欲六尘。为了工作而四处奔波。对生命的意义从无反思反省和思考。荒废了自己宝贵的人身。

所以只愿更多众生能够闻得正法解脱轮回的苦海。而这些功课与工作。是需要更多发菩提心的菩提道修行者。以及在世间在家修行的正法佛弟子。共同去完成的。

你们每个正法佛弟子能不能影响一个众生来学佛。来修行。影响一个众生修行解脱。那也是功德无量的。能够发菩提心真正的利益到任何一个众生。那就是大修行。大功德。发了菩提心的功德大过于供养诸佛。一个发菩提心的修行者就是一个菩萨。一个即将成佛的未来佛。众生皆是未来佛。只要觉悟。发菩提心。能够见到自己的佛性。自己的佛性与佛无二别。

发菩提心是往生极乐净土的根本条件。三辈往生极乐净土。发菩提心是根本。

若能够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够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能够具备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能够行持六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决定上品往生极乐净土。

若因为自身的因缘与机缘还未到。还未成熟。还没有出家修行。而能够发菩提心。行持诸善法。一心念佛。并且把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回向给自己能够往生极乐净土。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了菩提心。念佛。修一切善法。与往生极乐净土的愿心。而其他的念头。妄想统统都放下。此时已经具备了往生极乐净土的资格。能够日夜不间断的念佛号。在临终前一心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净土。这是中品往生极乐净土。

若因为自身的因缘与机缘还未到。还未成熟。还没有出家修行。有因为一些自身的原因。在世间的业缘未了。还在为世间的生活。工作奔波。但是能够对佛法起正信与正见。能够对因果深信不疑。能够恭敬三宝。供养三宝。向往极乐净土的清净。能够真心忏悔消除业障。一心念佛。最后一刻也能够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能够解脱。有成佛的心。临终时能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也能够往生极乐净土。这是下品往生。

所以不管是上品往生极乐净土。还是中品往生极乐净土。还是下品往生极乐净土。在三辈往生中。都需要发菩提心。能够救度一切众生解脱。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和成佛的心。

弘法利生需要靠每个正法的修行者。大家在自己修行的同时。能够发菩提心。哪怕把佛法的真谛给一个众生宣讲。让这个众生。能够通达佛法教义。并且能够皈依三宝。供养三宝。发心受持戒律。一心修行。修善。或发菩提心念佛求生极乐净土。这也是在真正的度化众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要时刻的去行持菩提心。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解脱轮回。发愿利益一切众生。若自身的业缘未了。就要努力发愿。忏悔消业。解脱轮回。并且能够转化逆缘为顺缘。了断俗缘。情缘。业缘。把世间的缘变成法缘。有颗一切众生平等的心。弘扬正法。不要总想以后再度化众生。或根本没有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总觉得自己的智慧不够。业障重。这都是消极负面的想法。和思想。所有的业都是自心的缘故。因为了悟正法的第一就要有正见。有了正见才有正思惟。正业。正命。正语。正精进。正命。正定。只要有了正见。发了菩提心。就能够真正的消除业障。往昔亿万劫所造的诸恶业。 无论有多少的罪业。一切罪业即刻消除。

若自己虽然还没有能力度化所有的众生。但是只要所有发菩提心的正法佛弟子。能够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共同的目标和愿望而努力。就会有所成就。在身边会有很多有缘众生。在这些众生面前宣讲佛法的功德。大乘菩提心的功德。他们若能够有善根与智慧。很有可能就会因此因缘而发菩提心。这样就是真正的救度众生。如果有众生能够闻得佛法而因此起了正信。也是在救度一切众生。

因此。希望大家尽量对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起一点作用。让他们逐渐学习佛法。生起一种利他的心。这样就能够救度更多的众生解脱。把正法传递。

发菩提心的十大功德。

一。善根之王。成佛之因。

1。善根之最。

《大宝积经》

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

修行者若心中有一切善念。修一切善法。没有一个能超过发菩提心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

一切功德之中。菩提心为最。

若能够行持的一切功德中。也没有一个能超过发菩提心。

2。佛陀亲证。

以佛陀周遍无碍的智慧累劫观察。最终发现一切善根中。发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益。

3。成佛之因。

《华严经》

以诸三世人中尊。皆从发心而得生。

想成佛就必须发菩提心。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陀都是依靠发菩提心而产生。

《菩提心释》

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

不发菩提心。却想成佛。是不可能成就的。不发菩提心而想成佛。等同于妄想。

4。佛法之本。

《华严经》

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佛法需要佛开显。而佛又依靠菩提心产生。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等一切佛法的总源就是菩提心。

二。功超虚空。佛难衡量。

1。功超虚空。

《华严经》

虚空尚可量。菩提心难测。

发菩提心的功德有多大。大到没有边际。比虚空还不可思议。

2。佛不能量。

《涅槃经》

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

若有众生在一个刹那当中观修(发)菩提心。即使是神通智慧广大圆满的佛陀。也无法算出功德有多大。

3。善根无尽。

《慧海请问经》

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

若没有发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所得的只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只是消耗品。福报迟早会享完。而在菩萨心摄持下所修一切善法的功德。就像水滴入海。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直到成佛。

不仅用不完。菩提心的功德甚至还会不断增长。

三。摧毁重罪。不堕恶道。

1。刹那灭众罪。

《菩提行经》

已作暴恶众罪业。依菩提心刹那脱。

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够一刹那间使发菩提心者从罪业深重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一旦发起菩提心。犹如末日大火能毁灭世界一样。菩提心的大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摧毁多生累劫的重罪。

2。灭罪如须弥。

《优婆塞戒经》

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若有善根有智慧的众生发菩提心。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消灭大如须弥山的罪业。

3。永不堕恶道。

《大集经》

若欲永断三恶道。应当发起菩提心。

如果想彻底避免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去受苦。应当发起菩萨心。

真正发起菩提心的众生。只要不退失菩提心。就永断三恶道。不仅是三恶道。甚至出离三界六道。永断轮回。直至成佛。

四。众中之尊。人天礼敬。

1。人天礼敬。

在轮回中受苦的众生。假如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菩提心。就立马荣升为法王子。法太子。成就诸佛智慧与功德。将来决定成佛。得佛摄受垂念。堪受一切人间。天界众生顶礼膜拜。恭敬供养。

2。超胜二乘。

《优婆塞戒经》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一旦发起菩提心。阿罗汉也会对之恭敬。在家修行者如果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位。

3。少分菩提亦殊胜。

《圣弥勒解脱经》

里有个比喻。就像金刚宝石。哪怕打碎了,也比其他宝石要值钱。

同样。哪怕一个众生菩提心发得还不够圆满。还有缺陷。也比其他声闻。缘觉的发心要功德超胜。

五。安乐之源。见闻解脱。

众生安乐因。要遣除所有众生的一切痛苦。给予他们一切安乐。就必须要发菩提心。因为这种珍贵菩提心。是一切安乐之因。而且这种菩提心是一种最殊胜的妙药。能疗治众生身心一切疾病。


2。速断轮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

若欲灭众生。无量生死苦。应建坚誓愿。速发菩提心。

如有众生发起了菩提心。预示着此发菩提心的众生在无尽轮回中生死流转之苦将得到彻底解脱。

3。结缘得解脱。

因为发菩提心者是利益法界一切众生。故是愿法界一切众生都将得解脱。每一位与发菩提心者结过缘的众生。都将种下解脱的善因。即便是暂时在地狱受苦的众生。也能够依靠发菩提心者慈悲与愿力的救度而得到解脱。如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发了菩提心的众生。是见解脱。闻解脱。触解脱。乃众中珍宝。

六。最胜福田。转成佛身。

1。无上福田。

《优婆塞戒经》

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

一个众生从最初发菩提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被称作是最无上的福田。其他众生对发菩提心者做点滴的恭敬供养。都将获得巨大福报与利益。

2。转凡为圣。

发菩提心者能够让一个凡夫俗子一下子转变为圣者。从而成为殊胜福田。

七。严厉对境。不可轻诲。

1。口业之罪。

《三摩地王经》

若谤菩萨。较杀南瞻部洲一切众生。其罪尤重。

如果对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进行恶语诽谤。比杀害南瞻部洲一切众生的罪业还严重。

2。意业之罪。

《华严经》

于诸菩萨。起一瞋心。则成就如是百万障门。

如果对发菩提心的菩萨生起一念的嗔恨心。就为自己打开了百万种烦恼障。

八。报父母恩。超胜绝伦。

1.世间的众生。父母恩重难报。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2。小乘行者。依靠僧众之力。

《盂兰盆经》

目犍连救母。最终不是依靠自己的神通第一。而是依靠供养十方僧众功德之力。而让自己的母亲脱离饿鬼道往生聚光佛刹土。

3。大乘行者。依靠菩提心威力。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的前世光目女救母。光目女依靠自己在佛前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地狱。方证菩提的大愿。大菩提心。不仅使自己的母亲永脱地狱之苦。让其他众生也解脱了地狱之苦。甚至得佛授记。足可见发菩提心的功德在报父母恩方面的超胜之处。

九。酬报佛恩。无上供养。

1。无上供养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若发菩提心。是无上供养。

在供佛的所有供品中。发菩提心的供养是最殊胜无上的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若有欲供养。无量寂静尊。当发菩提心。福过供养佛。

若有心想要供养无量诸佛。应当发菩提心。福德大过供养佛。

2。能报佛恩。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唯应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想要酬报过去。未来。现在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的无量恩德。唯一依靠的就是发菩提心。

3。护持佛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

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想要护持正法。应当先发菩提心。并守护好菩提心。

十。在家发心。不可思议。

1。佛赞不可思议。

《优婆塞戒经》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不是很为难。在家人如果能发菩提心。非常稀有难得。所以名为不可思议。

2.相当于出家。

《维摩诘所说经》

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在家人虽然不具备出家的功德。但是如果能够发菩提心。这等于是出家。具足所有功德。

3。发心需大福报。

 《大宝积经》

少福诸众生。于此无欣乐。不观生死过。不乐菩提心。

少福的众生。对于修行和生死都是不过问。不会反思生命的意义的。也不会乐于发菩提心。所以不要小看发一个刹那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在多生累劫中。积累深厚的善根福报。是根本发不起这个大心的。

《无量寿经》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若不往昔修福报智慧。不要说发菩提心。甚至连正法都听不到。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通过100多个比喻。阐述了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功德。佛亦难衡量。更何况未发菩提心者。希望更多众生能够了解发菩提心的功德与众生得到的利益。并能够升起发起菩提心。求生极乐净土的愿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更新时间 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