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修行
开悟之后做什么。开悟之后就是发菩提心。发愿。帮助更多有缘众生开悟。开悟之后所有的修行一切都是为了自利利他。为了度众生。无我利他。无私无我。平等自在喜悦。回到极乐世界。
开悟的前提。
深信因果。
皈依三宝。成为真正的佛子。
皈依后有三十六个护法神跟随其后。护佑其身。护佑住宅。
自皈依。在佛像面前。或面对西方双手合十双膝跪地。心中发心真心虔诚皈依三宝。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自皈依起。不看任何娱乐的除了佛法之外的东西。那只会使你身心沉迷于享乐与爱欲之中而无法自拔。常滋养贪欲。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无法得到解脱。所以自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后要以清净心为本。远离一切五欲六尘。
忏悔消业。
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念三遍。)
诚心真心向佛忏悔自己的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能得到十方世界诸佛。菩萨的加持。
向自己累生累世的冤情债主和自己累生累世所造下的恶业。以及伤害过的众生忏悔。真心实意。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解脱苦海。开启智慧。往生极乐世界。觉悟成佛。
受持戒律。(五戒十善。比丘戒。比丘尼戒。具足戒。菩萨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
发心受持五戒(八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六。不着香花鬘。(不带各种首饰品。装饰品。不涂各种化妆品。胭脂花粉。不涂香水。不穿熏香衣。不歌舞娱乐。)
七。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睡高广的大床。)
八。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还要戒五辛。受持在家居士戒。再发心解脱。发心受持五戒。
发愿受持不杀生戒。尽形寿不杀生。
发愿受持不偷盗戒。尽形寿不偷盗。
发愿受持不邪淫戒。尽形寿不邪淫。
发愿受持不妄语戒。尽形寿不妄语。
发愿受持不饮酒戒。尽形寿不饮酒。
《受十善戒经》八戒斋者。乃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
因为在家者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悲悯。为让在家者能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修行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所以制定在家者的出家戒。即八关斋戒。
《中阿含经六十卷》
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惟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研读《佛说十善业道经》并且受持修十善。
实修为何要先持戒再修行。
佛法次第实修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法以解脱为根本。由人天乘(包含声闻缘觉乘)再入大乘直达佛乘。
持五戒。为人道正法。能受持五戒者。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
再由五戒依次第而修十善业道。为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者。命终可投生到天道。但佛法的根本在于解脱。所以不提倡修行人天福报。由人天乘趋向涅槃解脱入大乘菩萨道。实修大乘菩萨道。再发菩提心求生极乐世界。是上品上升。一念必生。
受持八关斋戒。发菩提心。能速证菩提。
了世间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供养诸佛。回向功德。
开悟后的修行。
深入经藏。通晓一切佛法。
了断生死。证得涅槃。
发菩提心。弘法利生。
帮助更多有缘众生开悟解脱。往生极乐世界。
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开悟后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更宏观的角度去了解三界看法眼具足。五眼六通本自具足。
能看到其他时间和空间的世界。天眼通。
能听到其他时间和空间的声音。天耳通。
能自在遨游虚空法界一切佛净土一切处。自在无碍。神足通。
能知道宿世的因果和因缘。宿命通。
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和根器。他心通。
能断尽一切烦恼与我执。证得无漏。漏尽通。
无需求得。
不依正法实修者所求得的神通皆是外道和魔通。所以必须先皈依三宝。得佛护念与加持。
按照佛法次第实修。皆能解脱。所有佛法经典皆要深信并且受持。信受就是能够真正的深信如来所说。又能够受持如来的戒律。此为真正的实修。
若有相信并且受持佛法。能够一心发心忏悔消业了缘解脱的佛子可联系菩提道。
菩提道实修道场。菩提道实修正法指导。愿更多众生开悟。发菩提心。回到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