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婆塞戒经》自利利他品。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 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则无菩提。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胜一切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
-
发菩提心的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发心故常为三世一切诸佛之所忆念。当得三世一切诸佛无上菩提。即为三世一切诸佛与其妙法。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悉得法界一切诸佛说法智慧。何以故。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
-
《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 法慧菩萨言: “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
-
善根之王。成佛之因。发菩提心的功德。
四宏愿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提心的功德什么时候在相续中发愿我要度化虚空法界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成就无上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此愿纵遇生命危险也不退转。并且真正去行持。这就是行菩提心。关于行菩提...
-
佛法实修实证《开悟。体悟。证悟。觉悟。》
开悟(见性)。见性成佛。其本意是见性是成佛的根本。是成佛的开始。因为只有见性之后才能入道。才能见道。才知道如何去修行。从而达到成佛的最终目标。见性不等于成佛。见性只是见到了自性。佛性。见到了众生皆有佛性的实相。见性只是开悟。开智慧。也就是开窍了。有了慧眼。...
-
菩萨的布施
贪欲财物的因。生起了吝啬的果。阻挡吝啬之果的对治是布施。此部分内容分三。《优婆离请问经》菩萨出家的布施。菩萨在家的布施。得到证悟的布施。菩萨出家的布施主要有无畏布施。慈悲布施。法布施等三种。菩萨出家的布施里面讲。菩萨出家这个相是无畏布施。慈悲布施是用他的慈...
-
八正道
八正道。亦称八支圣道。是通往圣道。涅槃的基本修行方法。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五戒十善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十善。为。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语。意代表行为。语言和思想的三业。五戒是断恶。十善是修善。十善。以不净观离贪欲...
-
佛说法王经
佛说法王经于其光□□□□□□□□□菩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天中尊如来欲入涅槃。时欲将至。若灭度后千五百岁。五浊众生多作恶业专行十恶。如此众生福德力薄。于佛所说十二部经甚深妙法多文广义意趣难解。于其法□不可□...
-
以戒为师。戒是一切的根本。戒就是解脱。
今天你戒了吗。佛法修行基础入门。以戒为师。佛法修行的根本在于戒。只要戒。就能够解脱。皆是修行的基础。一切的都行都离不开戒。只要有戒。定慧自然成。所以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戒。只要持戒就能够解脱。如果不持戒一切的修行都属于外道。是无法得究竟解脱的。戒为无上菩提本...